城市24小时 成绩单公布合肥济南胜负未分1月16日,在合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,市长罗云峰作政府工作报告。据政府工作报告,预计合肥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.3%左右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%以上、居万亿城市第3位,本外币余额增长17%、居万亿城市首位。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94户、总数8406户,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.1万户、实现两年翻番,“四上企业”首次突破万户,净增市场主体17.6万户、总数169万户。
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了2024年发展蓝图: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%左右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%左右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%左右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%左右,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,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%左右,城镇新增就业14.5万人,节能减排完成省控目标。
解读:随着各地陆续进入“”时间,越来越多的城市2023年“成绩单”和2024年预期目标出炉。作为中国城市的头部力量,“万亿俱乐部”成员之间的竞逐更是备受关注。
合肥近几年经济增长迅猛,GDP在过去十年间(2013-2022年)连跨八个千亿元台阶,到达1.2万亿量级(2022年GDP12013.1亿元),在万亿城市中排名第21位,与前一名济南的经济差距不足15亿元。
不少人期待,2023年合肥能够超越济南,再一次突破进位。分季度经济数据来看,两地之间“战况”胶着去年一季度济南GDP领先56亿元,到了二季度合肥短暂领先0.8亿元后,在三季度再次被济南反超10亿元。
从全年来看,两地政府工作报告中仅公布了经济增速,济南预计2023年GDP增长6%左右,对比合肥6.3%左右的增速,差距仍未完全拉开。
工业是两地经济保持高增长的关键因素。2023年合肥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%以上,居万亿城市第3位;同期济南预计全市规上工增加值增长12%以上。
面向2024年,济南GDP预期增长目标为5.5%以上,合肥则将目标锁定在6.5%以上,两地目标均与上年持平。实施路径上,两地也都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以合肥为例,2024年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,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20万辆;力争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规模突破1800亿元;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突破3500亿元。
今年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关键一年,根据此前合肥公布的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:到2025年,GDP总量力争达到1.6万亿元,在全省首位度稳步提升,人均生产总值进入长三角城市前十,综合实力迈入全国城市二十强并力争前移。
1月16日,南京市十七届二次会议开幕,市长陈之常作政府工作报告。2023年南京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.7%在右,总量1.75万亿元左右、继续保持全国前十。2024年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%以上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%左右。此外,2024年,南京还将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、力争达到3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.5%左右。
近日《成都市科幻产业发展规划(20232027年)》(征求意见稿)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该规划是全国首个城市科幻发展规划。当中提到,到2027年,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现代科幻产业体系,科幻领域“文化引领、技术赋能、产业带动、要素支撑”的综合效益更加显著,科幻产业成为成都市文创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,“4+6”产业载体平台体系基本建成,“一中心四高地”发展体系初步实现,“中国科幻之都”城市品牌美誉度和显示度显著提升。
日前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式发布《东湖高新区优化数字消费服务生态的若干政策》,简称“光谷数字消费十条”。在引领性政策方面,支持专业化场景建设与楼宇运营,对建设直播间、室内拍摄场景最高补贴50万元;对专业楼宇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。支持人才引进,对企业高端人才每年最高给予8万元奖励。支持引育头部主播。对签约头部主播的规模以上MCN机构,最高奖励300万元。
1月16日,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组织召开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(20242026年)》新闻发布会,作为示范区2024年1号文件,新一轮行动计划锚定生态环保、设施互通、产业创新、民生服务四大领域。在产业创新方面提出,实施创新平台共建、先进制造升级、文旅新经济培育、新型服务赋能四项行动,共计34个项目。其中,安踏上海总部、兰钧32Gwh动力电池、云顶新耀医药科技等项目将在今年建成投产。
今年春运从1月26日开始,至3月5日结束,共40天。据1月16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现场消息,预计春运期间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Kaiyun。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、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表示,在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创历史新高的同时,春运发生了结构性变化。传统营业性运输,包括铁路、公路、民航、水运客运出行人次预计大概是18亿人次,其余80%都将是自驾车出行,因此自驾车出行也将创历史新高。
根据深圳市统计局最新信息,2023年1-11月,深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500.83亿元,同比增长7.3%。本地官方媒体称,全年社零总额突破万亿几成定局,深圳跻身“消费万亿俱乐部”只待官宣。在深圳冲刺“消费万亿俱乐部”的过程中,港人消费的贡献功不可没。
据大公报,2023年北上的香港居民有5334万人次,占整体出境比例达74%。按2022年底香港人口733万人测算,2023年平均每位香港居民“北上”7.2次。当被问及为什么会选择来深圳消费时,有近60%的受访香港居民表示是因为交通便捷,其次则是性价比高、消费选择多。
《跨境消费复苏观察》报告指出,多元化的消费场景与体验成为港客跨境消费的重要动力。从山姆等新型零售业态到鲍师傅等新中式糕点茶饮品牌,近几年内地的新商圈、新商业形态、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,为热爱时尚、追逐潮流的港人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感和吸引力。
据中新经纬消息,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23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。31省份中有5省份CPI同比上涨,24省份同比下降,涨跌省份较上月分别增加3个和减少2个。
具体来看,黑龙江、内蒙古、河北、江西、青海5省份同比上涨,天津、安徽同比持平,甘肃、江苏、湖北、湖南、上海、浙江、广东、海南、陕西等24省份同比下降,其中,贵州、河南、山西等3省份物价连续九个月回落,新疆再次“领跌”,与重庆均为下降1.3%。
另外,从增减幅来看,天津、上海、广西、浙江、广东、北京、海南等7省份12月CPI数据较11月回落,上月回落省份则达到30个。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,2023年12月CPI同比降幅收窄,主要是在上年同期价格基数下沉影响下,当月猪肉和汽油柴油价格同比降幅显著收窄,以及电子行业周期上行,手机等通讯工具价格环比上涨,同比降幅收窄。
如需转载请与《每日经济新闻》报社联系。未经《每日经济新闻》报社授权,严禁转载或镜像,违者必究。
特别提醒: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,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,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Copyright © 2021-2025 开云(中国)Kaiyun·官方网站 - 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苏ICP备2021025391号-1 Xml网站地图 HTML地图 txt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