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无节制地玩手机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危害?需要家长的科学引导孩子放寒假了,意味着孩子经过一学期的学习,终于可以轻松一些了,可对于很多家长来说,孩子放假却是件烦心的事。同事小丽烦恼地说,孩子今年上初二了,这次期末考试考得不好,想在寒假给他报个班补习一下,孩子不愿意。这才放假,就整天抱着个手机,晚上玩到很晚才睡,早上起不来,如果一个寒假都这样,孩子不是彻底地完了?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?
小丽的烦恼恐怕是不少家长的烦恼。看到孩子不分昼夜地玩手机,心里非常着急,说轻了,没效果,管得太厉害,怕孩子一时冲动,做出让人后悔的事。
14月27日早上,因沉迷被妈妈“教训”并收走手机的12岁熊孩子,为了向妈妈表示愤怒,竟爬上了上学必经之路的广告架上开云·kaiyun,扬言要从上面跳下。
原来,小孩沉迷于,常常玩游戏到深夜。其母亲多次劝阻无效,情急之下便动手打了孩子并将手机收走。27日上学途中,这名小孩越想越气,一时冲动做出傻事。
孩子没有节制地玩手机成了很多家长的一块心病。影响学习,影响孩子健康,影响亲子关系。不但如此,家长还担心,孩子手机上的信息,家长无法把控,会不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?
而对于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来说,手机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一方面,手机可以提供便利的学习、咨询和娱乐渠道;另一方面,手机上的不良信息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。
近年来,由于未成年人沉迷手机,在网络上遭遇暴力的事情时有发生。为弄清这些个例问题是不是代表未成年人的全貌,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开启了为期四个月的调研: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网络问卷调查,样本覆盖28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;组织研究员赴河南、山东、福建、广东、北京五省市进行田野调查与个案收集。
4月31日,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《未成年人移动互联网使用现状调研报告》(以下简称报告)。报告显示,有21.25%的受访学生表示曾在使用手机时遇到过暴力信息;有12.47%的受访学生曾遭受过网络欺凌;46.18%的受访学生曾经在手机应用上花过钱……
报告结果中最受关注的,首先是互联网带给孩子的风险和危害:有21.25%的受访学生表示曾在使用手机时遇到过暴力信息。这其中,网络小说成为重灾区。
初二学生王雷平时喜欢看有暴力和刺激元素的网络小说,比如“死亡游戏QQ群”等。他表示,自己在寒暑假阅读大量网络小说返校时,遇事总想用武力解决,在学校待一段时间后会好一些。
可见,网络小说对孩子的影响是负面的,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不足,受暴力网络小说的影响下,往往会模仿小说中人物的处理方式:暴力,从而造成对他人或自己的伤害。
但是,孩子用手机玩游戏却是家长们控诉的主要内容。虽然游戏是孩子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之一,但并没有家长和老师们认为的那样严重:老师认为孩子使用手机的用途中,游戏排第一;家长则认为排第三。而在调查中,在孩子在使用手机用途中排第四。
对于现在的孩子,学习和生活都是在智能手机的陪伴下展开的。手机带给孩子们的利大还是弊大?调查结果显示,孩子自身对手机给未成年人的影响持正面态度;家长的态度是好坏参半;老师则持较为负面的态度。
但几种群体的一个相同的态度是:家长在引导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中扮演主要角色。调研深入分析发现,如果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方式作出管理和要求,孩子的手机应用内消费、遭遇网络欺凌、遭遇暴力信息等情况均有显著减少。比如,在家长进行管理的情况下,未成年人遭遇网络暴力信息的概率会从36%降至18.5%。
二、规定孩子使用时间段。在孩子放假前,就要跟孩子商量好,什么时间做作业,什么时候玩手机,尤其在晚上睡觉时候,禁止玩手机。
三、有条件使用。有条件使用手机,在告诉孩子,手机在达到一定的条件才你能玩。比如:今天的学习按照计划完成得好,就可以玩十分钟或者二十分钟的手机,这一方面控制了孩子玩手机的频率,又对孩子的学习有个驱动力。
调查显示,有条件使用手机这一方式效果最为明显,能将孩子使用手机学习的概率提高77%,规定使用时间段和设置密码分别能将孩子使用手机学习的概率提高52.6%和39%。
在调查中,当研究员问几名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的初二学生:如果爸爸陪在身边和每天能自由使用手机中选一个,你会怎么选?孩子一致回答:选择爸爸陪在身边。
所以,能够科学合理引导孩子使用手机的,可能并不是学历最高或最懂互联网的家长,而是能够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的家长。
父母在家,要以身作则,尽量多陪陪孩子,问孩子的学习情况。和孩子聊聊天,和孩子做做运动。孩子喜欢玩手机,一方面是无聊,有了家长的陪伴,就会觉得跟父母在一起更有趣,他就不会再把注意力放在手机上。
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处儿童保护项目官苏文颖认为,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布满屏幕的世界里,“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一禁了之,而是应该和孩子一起探索如何更好更安全地利用智能手机,让技术助力孩子成长。”
当孩子上网时,父母尽可能和孩子一起学习,他对什么问题感兴趣你可以帮他一起去网上找答案,帮他一起探索,和他一起讨论,这个时候就是教育的过程,也是共同成长的过程。
孩子的兴趣多了,比如:打球、下棋、阅读等,孩子感兴趣的的东西越多。他放在的时间就会越少。
当前,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痛点和难点,《未成年人移动互联网使用现状调研报告》中建议,需要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、企业、社会、学校和家长携手合作,共同为孩子营造出安全、健康的上网环境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Copyright © 2021-2025 开云(中国)Kaiyun·官方网站 - 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苏ICP备2021025391号-1 Xml网站地图 HTML地图 txt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