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in

134-060-1511kaiyun@szjunhang.com

  1. Kaiyun > 新闻动态 > 行业资讯

杂志情缘 叶建华:春兰芬芳——写在《中外企业文化》创刊25周年之际

作者:小编 日期:2024-02-28 02:24:13 点击数:

  杂志情缘 叶建华:春兰芬芳——写在《中外企业文化》创刊25周年之际祝贺《中外企业文化》杂志创刊25周年!她犹如一株春天的兰花,向神州大地,向播送着芬芳。

 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,干掉一个行业连声招呼都不打。传统纸媒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今天宛若遭遇了寒冬,放眼全球,不少曾经辉煌无限的媒体“关门大吉”,每天都有纸媒退出市场。《中外企业文化》能够生存发展,必定有她顽强的生命基因,是值得媒体人探讨的课题。

  我与《中外企业文化》杂志结缘十年之久,与几任领导保持着深厚友谊。我曾任杂志特约编委,还荣登过杂志封面人物,开办过《谈古论今》专栏,担任过颁奖嘉宾。多次参加杂志社组织的活动。通过这个平台,结识了不少文化界专家。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诚讲述的成长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,深受启迪。江苏省黑松林粘合剂公司董事长、企业文化专家刘鹏凯研究的心力管理理论仍滋养着心灵。

  人们之所以把雨伞高高举过头顶,是因为雨伞能为人们遮风挡雨。一个人也好,一本杂志也罢,只有能让人从中受益,才能得到人们的青睐。粗探《中外企业文化》的成功之道,至少有以下几点:

  一是有一批有温度的人在办杂志。笔墨纸张是冰冷的,而人是有温度的。只有有温度的人才能凝聚人心,汇聚民智。在竞争激烈、选择多元的情景下,有温度,暖人心,应当是人们愿意为之付出,愿意订购阅读的重要因素。媒体人一定要成为有温度的人,这是《中外企业文化》媒体人成功的秘诀,也是所有媒体人都应当具备的素养。

  二是拓展平台服务基层。当今的纸媒杂志仅靠发行能够生存发展的不多,必须拓展平台功能,开展多种服务活动,为企业和读者带来超值服务,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。《中外企业文化》杂志较早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。如召开文化建设现场会、评选文化示范单位,编辑出版文化建设系列丛书等等,犹如一块磁铁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朋友。因此,杂志通过拓展平台功能而风生水起、充满活力。

  三是注重文章质量,让读者从中受益。文章质量是杂志的硬核。《中外企业文化》杂志不仅每期策划热点主题,而且聘请一批有思想、有文采的名人撰写系列文章。如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先生为杂志撰写“卷首语”长达几年之久,每期的精品力作都吸引了海内外许多忠实粉丝,成为该杂志的一大品牌。

  《中外企业文化》杂志的成功远远不止这些。期待她在新时代书写新篇章Kaiyun登录入口,开拓新境界,犹如春兰绽放芬芳!


随便看看